在國外,液化天然氣技術自20世紀60年就實現了工業化生產與國際貿易。在國內,液化天然氣技術的研究從20世紀90時代就開始,主要集中在高校與研究所,然而,由于種種原因,其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論層面,其試驗裝置停留在氮膨脹工藝方面,沒有實現工業化生產。直到2001年,哈爾濱工業大學直接引進美籍華人賈林祥教授的技術團隊,創立低溫與超導技術研究所,承擔低溫與超導專業的人才培養與液化技術研發推廣。該團隊借鑒國外運行的混合冷劑液化工藝技術,同時結合國內關鍵設備的設計與制造能力,采用逆向發展思維,力推混合冷劑液化工藝在國內不同氣源上的應用,先后在不同規模LNG裝置上實現混合冷劑液化工藝的工業化試驗,促進混合冷劑液化工藝在國內的推廣與應用。截止2010年,哈爾濱工業大學低溫與超導技術研究所為國內外培養企業培養近50余名低溫專業的研究生。目前,這些研究生已經成為各企業的中堅力量之一。
截止2014年9月底,國內已建投產的LNG裝置達到89套,總設計生產規模達到5233萬方/天,年產1200萬噸LNG產品,是卡塔爾Qatargas-II液化天然氣裝置(單列生產能力為780萬噸/年)的1.5倍。目前,國內大的LNG裝置為湖北新捷的日處理500萬方LNG裝置,該裝置設計能力為年產120萬噸。隨著國內關鍵設備(壓縮機、液化冷箱、低溫閥門)制造能力的不斷提高,液化天然氣裝置處理規模也在不斷增大,這將促進中國企業不斷走出國門,幫助發展中國家開發天然氣資源,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與就業,從而促進全球能源的貿易。
2014年年9月12日,年產550萬噸LNG裝備國產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,正式啟動我國年產550萬噸LNG裝備國產化研發工作。此舉對提升我國LNG產業發展水平,推動我國自主技術和裝備“走出去”,加快海外天然氣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。年產550萬噸LNG裝備的研制將促進我國企業直接躍進"基本負荷型液化裝置商俱樂部",實現全球天然氣資源的共享開發。